2024年,外语系以党建为统领,以学科竞赛为抓手,以校企合作和平台建设为载体,积极推进“四课堂”共育和“英语+方向”的新质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推进“一流诚毅”建设,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足厦门,面向福建,辐射我国东南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以培养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专业人才为目标,形成了“厚基础、强实践、重创新”的人才培养特色。在这一年中,经过本系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在党建思政、教学科研、团学活动、就业创业、校友协同等方面做出了一系列亮点和成效。
一、党建统领
外语系党总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党建为统领,探索“一融双优”高质量发展党建工作模式,把党建优势、组织力量转化为发展优势、发展力量,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转化为推动系院事业发展的扎实行动。
(一)坚持政治统领,深化理论武装
系党总支为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党纪学习教育,建立联系领导领学、专家导学、班子带学、支部共学、专题研学、个人自学“六学联动”机制,用党的创新理论铸魂育人。
(二)筑牢基层建设,推进业务融合
系党总支打造独具特色的“党建+”工作模式——“党建+课程建设”“党建+文化传承”“党建+队伍建设”“党建+人才培养”“党建+社会服务”,构建党建工作与“立德树人”深度融合机制,深化开展“三元三面四想一体”英语课程思政、校内校外导师制、“用英语讲中国故事”等品牌活动,赋能教育教学提质增效,提升育人工作的广度、高度、深度和温度。党建工作成果《创新党建育人融合机制 赋能教育教学提质增效》被学习强国、福建高校思政网报道。

二、教学为纲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机制,外语系紧跟学院谋篇布局,周密安排、扎实推进,以时不我待、重新出发的精神状态,持续推动教学科研、专业建设走深走实。
(一)“英语+方向”特色,推动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
根据英语专业的发展特点,确定“英语+方向”的专业定位,形成了1个专业(英语)和2个培养方向(师范类和商务方向)的人才培养特色。“英语+”模式,重点在复合型应用型,关键在“+”的特色和质量,更加注重“知识+能力+素质”的结构和培养,搭建“学习+实习+实践”平台,建立“专业+学业+就业”渠道,为复合型、应用型“英语+”人才培养提供平台。

(二)研修培训多元拓展 科研创新扎实推进
2024年教师参加年会、访学、研修班共计100余人次、获得全国外语教育课程思政案例大赛奖项2人次,获得院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教学类竞赛二等奖3人次;获得省、市等各类课题立项5项;教师发表各类论文15篇、专利2项;邀请汕头大学方帆教授开展题为《全球英语视域下的应用语言学与语言》的学术讲座1场。科研创新实践助力外语系专业建设体系日臻完善,为学院整体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三)创建团队注重交流,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外语系通过优化整合,形成一支相对稳定的专业教师队伍;进一步凝练科研方向,形成英语文学、英语教育学、特别用途英语、跨文化交际和英语翻译等5个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推动“一师一课”教学展示顺利开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打造“金课”;带领教师“走出去”与兄弟院校交流,认真学习借鉴各方面的成功经验,继续深化英语专业内涵建设。



三、“四课堂”共育
建立“教学主课堂、校内实践第二课堂、校外实践第三课堂、双导师制第四课堂”联动机制,实施校内校外双导师制,深化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拓展“翻转课堂、移动课堂”,进行实践教学、商务见习,打通人才培养新渠道,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一)第二课堂
2024年,外语系以赛促学,通过精准指导、悉心培育,师生在学科竞赛及专业相关比赛中成绩斐然。本系学子及本系老师指导的学生荣获学科竞赛奖项94人次(其中国家级奖项63人次),学院也分别荣获相关赛事“优秀组织奖”、“最佳组织奖”。


在第四届《英语世界》杯全国大学生翻译大赛中荣获全国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7名,四位老师荣获“优秀指导教师”称号;在第四届“外教社·词达人杯”全国大学生英语词汇能力大赛全国决赛中荣获全国二等奖1名,另有12位同学在省赛中取得佳绩;在第29届“21世纪杯”全国英语演讲比赛总决赛中,本系学子荣获全国总决赛三等奖;在由福建省教育厅主办的第十一届福建省高校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中,本系学子荣获初中英语组三等奖;在“外研社·国才杯”“理解当代中国”全国大学生外语能力大赛福建赛区选拔赛中,荣获演讲组铜奖、笔译组铜奖、短视频组铜奖;在第二届“外研U词杯”全国大学生英语词汇智慧学习大赛中,5位同学分别获得“英语专业组”全国一等奖、二等级和三等奖,25位同学分别获得“非英语专业组”全国一等奖、二等级和三等奖;外语系9位老师荣获优秀指导教师奖。










结合专业特色开展“英语角”进社区、“用英语讲中国故事”等活动提升学生口语水平;举办新老生篮球联赛,宿舍美化大赛,压力疏导团辅活动,丰富课余生活;开展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提升学生教学技能;做好迎新服务工作和迎新晚会活动,增强新生归属感。





联合学校周边社区及单位开展志愿服务和特色活动,如“小课堂传承大精神”、“用英语讲述中国传统故事”等,增强青年学生志愿服务与实践能力,学生志愿服务事迹被学院专题报道。还成功组织了2024年暑期社会重点实践队,并荣获院“优秀实践队”称号。




(二) 第三课堂校外实践
带领学生走出校园,走进校企、走上岗位,通过深度体验,提升专业能力、增强专业认同感。如带领学生走进亿学教育集团、英才幼儿园、地尾小学、厦门俊亿供应链有限公司等进行实践教学、商务见习,打通人才培养新渠道,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四、 就业创业
就业关乎人才培养实效,关乎民生福祉,关乎社会发展。外语系始终坚持就业育人目标,积极发挥主动意识和协同精神,持续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把就业工作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助力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外语系紧紧围绕“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这一主线,持续深入开展校企合作,建立长效人才培养机制,助力专业建设。
2024年,外语系共开展招聘宣讲会4场,就业相关讲座、分享会、交流会等8场,翻转课堂2次,访企拓岗17次,共建就业创业实习基地7家,评选应届优秀实习生7人。帮助2024届和2025届毕业生更快更好实现就业。







五、 校友工作
重视校友工作,通过走访校友公司、邀请校友入校开展讲座、日常对接等方式,强化与校友之间的联络,有助于提升校友归属感。同时,也为同学们搭建了与学长学姐交流的平台,实现校友与学弟学妹之间的“传帮带”效应。


2024年,我们携手共进,硕果累累。
2025年,我们昂首奋进,勇毅前行。
新的一年,新的起点,我们将秉承“诚毅”校训,立德树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扬帆起航,共创佳绩。